https://mp.weixin.qq.com/s/TFPMHpKH17sadUUMps9j7g
随着近期俄乌双方都对停火提议给出了正面表态,持续多年的俄乌冲突有可能会按下休止键。对俄罗斯军队而言,其在多年硬仗中自然是有得也有失,而在今天看来,俄军至少在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软肋。沟通是一切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的基础是协调与沟通。只有高效的战场通信网络,才能把士兵和装备整合成一部有效的战争机器。在现代战场上,如果缺乏完善的信息传送系统,那么再貌似强大的军队的战斗力也必然大打折扣。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俄军曾计划建立起名为“阿扎特系统”的战术级通信网。该系统由大量无线电台和中继器组成,将指挥部、武器装备和战斗单元连接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图片
战斗单位之间需要有效的通信网络然而,俄罗斯军队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建设目标却落了空。可观的投资换来的主要是低功率的对讲机,之所以选择低功率,据说是可以加强沟通的保密性。这种设备的效能是可想而知的,据有的机械化部队反映,安装在装甲车上的相关设备的有效工作距离只有4千米。俄乌冲突开始后,战地通信需求大增,作为应对之道,俄罗斯开始购买民用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很容易被对手追踪和窃听,多年来俄军的不少损失,就是通信泄露造成的。
对无人机不够重视
俄军在此前多年建设中的第二个严重的错误,是对中程及远程无人机不够重视。有观点认为,假如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刚开始时就装备有10个无人机团,那么针对基辅的突击行动很可能不会失败。图片
俄军正在逐渐强化自己的无人机实力
事实上,在2020年的第二次卡拉巴赫战争中,阿塞拜疆军队已经展示了无人机的价值。当时,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有效压制住了亚美尼亚军队的防空系统,从而使得本方的苏-25攻击机等有人驾驶飞机能够对失去防空掩护的亚美尼亚部队实施了有效的打击。但是俄罗斯军队显然没有认真研究这场局部冲突。俄乌战事开始后,假如俄军能够投入大量无人机,那么就很有可能压制住乌克兰军队的防空体系,从而为俄军飞机的行动铺平道路,也必然会显著降低有人驾驶飞机的损失。俄罗斯的JDAM?俄乌冲突开始时,俄军基本上没有可用的精确制导炸弹。除了数量有限的导弹,俄罗斯飞机在前线主要投掷常规的航空炸弹,在打击精度有限的同时,还经常令飞机暴露在危险境地中。相比之下,美国军队装备了被称作“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的精确制导炸弹,也就是JDAM。通过安装稳定翼、飞行计算机和GPS信号接收器,“铁炸弹”就变成了一种高精度弹药,能够准确击中目标,还能让投弹的飞机远离敌方的防空系统。图片
俄军战斗轰炸机正在投放航空炸弹但是俄军之前并没有类似JDAM的东西,他们在精确对地打击上走的是另一条路,也就是为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配备了SVP-24机载航弹投弹系统。这种由莫斯科的Gefest&T公司推出的弹道计算装置曾是“明星产品”,号称可以综合考虑飞机的位置、高度和速度,借助大数据计算实施炸弹投放,从而使得飞机在投放普通炸弹时可以获得“堪与精确制导炸弹相媲美”的准头。然而来自俄乌战场的实证表明,这种装置只有在攻击“武装皮卡车”之类的“软目标”时才比较有效。而如果对敌方的防空系统发起攻击,那么飞机“肯定会被鲜血染红”。炮弹也需要“精确”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西方国家的同类武器相比,俄罗斯的火炮发展已经较为落后。不过除了火炮设计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俄军缺乏能够大规模使用的精确制导炮弹。当炮击数十千米开外的目标时,普通炮弹的弹着误差通常会达到数百米。对于炮兵而言,他们的战争是基于概率论和大数定律进行的。对目标区域砸下大量炮弹,则迟早会有一枚炮弹命中目标。当然了,这种传统的战法是有其明显缺点的。炮击距离越远,命中概率就越低,这就意味着需要发射更多的炮弹。很显然,这导致了大量炮弹被“浪费”,同时,还导致火炮的膛管因不断射击而磨损。
图片
俄军炮兵部队缺乏能够大量使用的制导炮弹
另一个缺陷是这样的炮击战法需要大量时间。为了向目标区域射入尽可能多的炮弹,火炮需要开火数小时,有时甚至是好几天。这样一来,敌人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组织起有效的反炮兵作战,或者是及时转移阵地。针对这一问题,美军已经装备了“航向修正引信”(PGK),将这种小型装置与普通的炮弹相结合,常规弹药就成了具有可观打击精度的制导弹药。据称,在相同的射程下,美国155毫米PGK炮弹的弹着误差不超过10米,而俄军炮弹的误差则在150~200米之间。当然了,俄军也装备了一种高精度的制导炮弹,那就是克拉斯诺波尔弹药。但是这种炮弹构造复杂,造价较高,无法大量装备,只占到俄军总弹药量的百分之几。相比之下,PGK弹药是以成本低廉知名的。打破惯性思维在俄乌冲突持续已经超过3年的今天,上述4个软肋中,只有一个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那就是制导炸弹。通过为普通的航空炸弹装上惯性导航系统和捆绑式制导翼套件,俄军就有了类似JDAM的弹药。自2023年以来,俄军已经将大量250、500、1500和3000千克等不同规格的制导炸弹投向战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通过加大研发生产和从海外购买,俄军的无人机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高质量通信网络和大规模生产制导炮弹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图片
俄罗斯军队正谋求全面提升战斗力俄罗斯军事分析人士弗拉德·施莱普津科认为,上述这些软肋暴露出的是俄军多年来的僵化建军思路,位居高位者的思维惯性和短视,也难辞其咎。历史已经无数次表明,战争是军事科技进步最大的推动力。如果俄罗斯军队能够充分汲取战场上的教训,加速补齐自身存在的短板,则有望朝一支高效的现代化军队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广盛网-股票投资管理-线上配资开户网-股票网上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