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秋天,硝烟弥漫,平原上死一般的安静。
八名八路军战士蜷缩在村庄的废墟里,肚子饿得咕咕叫,围着一口破旧的铁锅。
锅里的小米粥刚冒出阵阵香气。
忽然,远处传来了飞机引擎的轰鸣声。
班长李铁柱脸色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他低声急促地吩咐:“趴下!别动,别开枪!”
可19岁的张大牛紧握着步枪,眼里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他的父母就是死在那些鬼子的轰炸里,那残酷的场景至今还在他梦里反复出现。
当敌机开始俯冲扫射时,张大牛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怒火。
李铁柱大声喝道:“大牛!我命令你,不准开枪!”
但面对威胁着战友生命的敌机,张大牛突然站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这一枪,注定要改变这八个人的命运,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个传奇。
1944年10月的平原上,秋风冷冷地吹着,满目尽是战火留下的疮痍。
连日鏖战让这片原本富饶的土地变得满目疮痍,村庄被炮火夷为废墟,田野焦黑一片。
夕阳快落山了,在一个叫石槐村的废墟里,八名八路军战士正小心地寻找一个能歇脚的地方。
他们已经连续走了三天三夜,身上的军装破破烂烂,脸上满是疲惫和灰尘。
带头的是班长李铁柱,三十岁的山东汉子,身材壮实,左肩上包着纱布,那是上次和鬼子交火时留下的伤。
他走在最前面,警觉地四处张望。
李铁柱停下脚步,回头朝战友们招了招手:“都过来,就在这里休息一下。”
他指着一间半毁的老屋说,那房子虽然屋顶被炮弹炸塌了一半,但三面墙还算结实,能挡住视线。
更关键的是,屋里有口没坏的大铁锅,锅底虽然有点发黑,但还能用。
副班长王小石是个二十五岁的本地人,对这一带的地形特别熟悉。
他快步走到李铁柱身边,压低声音说:“班长,我对这村子很了解,往北走五里就是大路,鬼子的巡逻队经常从那条路过。”
李铁柱点了点头,语气沉稳:“那我们更得小心了。”
“大家都累得不行了,伤员也需要休息,就在这里过夜,明天一早再动身。”
说着,其他战士也陆续走进了破旧的屋子。
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张大牛。
这个孩子才十九岁,身材挺拔,浓眉大眼,看上去有几分硬朗的气质。
不过,他脸上总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眼神里时不时闪过仇恨的光芒。
张大牛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那是
每次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恨不得马上冲出去跟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刘二娃注意到张大牛脸色的一丝变化,压低声音说:“大牛哥,别急,班长说得对,我们得听指挥。”
张大牛深吸了一口气,死死压住心里的怒火,低声回应:“我知道,二娃,可每次看到那些鬼子的飞机,我就忍不住想起我爹娘……”
话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刘二娃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大牛哥,我们都明白你心里的难受,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活着,活着才能报仇。”
这时,飞机声变得格外清晰。
从声音判断,应该是两架日本侦察机,飞得很低,正在村庄上空慢慢盘旋,像是在寻找什么目标。
老马埋伏在墙角,透过一个小洞仔细观察着外面。
他清楚地看到两架飞机就在村头低空飞过,显然是在执行侦察任务。
看清楚状况后,他压低声音向李铁柱报告:“班长,是两架九七式侦察机,飞得挺低,估计是在找咱们的行踪。”
李铁柱一阵紧张,心沉了下来,如果敌机发现这里有人,很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他焦急地问:“敌机发现什么异常没?”
老马继续盯着飞机,沉声说道:“暂时没,不过……”
话还没说完,他突然看到其中一架机头猛地转向,朝他们这边飞过来。
老马脸色一变,赶紧向李铁柱报告:“不好,有一架飞机正朝咱们这里飞,估计发现了什么!”
李铁柱的心跳瞬间加速,他知道,要是敌机真发现了他们的位置,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
消息一出,张大牛紧张得全身绷紧。
握着步枪的手微微发抖,那不是害怕,而是满腔的愤怒和复仇的渴望。
他多想冲出去,亲手击落那该死的敌机。
刘二娃脸色都吓白了,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无比。
虽然他已经当了大半年的兵,但毕竟还是个孩子,面对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心里难免紧张害怕。
李铁柱看着战友们一张张紧绷的脸,强压下心里的慌乱,低声提醒道:“大家先别慌,敌机还没完全锁定我们的位置。”
“只要我们保持安静,说不定还能蒙过去。”
他这么说着,尽力让声音听起来镇定。
可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那架敌机在村庄上空转了几圈后,明显变得警觉起来,开始慢慢降高,仔细地侦察着四周。
老马一直盯着窗外,脸色越来越沉。
他清楚地看到敌机的飞行轨迹,心里一沉——鬼子很可能已经盯上了他们的火光印迹。
尽管张大牛和刘二娃已经赶紧把火给熄了,但在这开阔的平原上,哪怕是稍微残留点烟雾,也足够被空中的侦察机发现。
果然,那架飞机在他们头顶绕了好几圈后,忽然发动机声变得急促起来,这是飞行员确认发现目标的标志。
老马心里一紧,转头低声对李铁柱说:“班长,坏了!敌机发现我们了,它在呼叫援军!”
李铁柱听了,知道情况很不妙,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准备开战!武器都检查好,大家做好打死也不能退的准备!”
张大牛听到命令,眼睛里瞬间闪出兴奋的火花。
他终于有机会正面迎敌了,马上检查手里的步枪,确认子弹已经上膛。
刘二娃虽然心里害怕,但依旧握紧了武器,准备和战友们一起拼命。
到了这种生死关头,恐惧已经不能左右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伤员们也咬着牙,努力撑起身子,准备参战。
小赵腿上有伤,但他仍紧握手枪,决心为大家提供火力支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更刺耳的引擎声。
另一架敌机会合过来了,两架飞机开始在村子上空低空盘旋,显然是在确认目标的具体位置。
李铁柱心里清楚,他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敌机锁定了他们的位置,接下来就是无情的轰炸和扫射。
在这开阔的地形里,他们根本没有地方躲藏。
他扫了一眼身边的兄弟们,这些人都跟他并肩作战多年。
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流过血,洒过汗。
现在,他们又站在一个生死关头。
李铁柱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坚定地说:“兄弟们,如果今天真是我们的最后一战,那我们也得死得漂亮!”
他声音里带着铿锵和毫不退缩,“死,也得拉几个鬼子陪葬!”
战友们都紧盯着他,没有一句话,但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同样的坚决。
张大牛更紧握着步枪,仇恨的火焰在他心里越烧越旺。
他想起了父母被残忍杀害的惨状,想起了家园被鬼子毁灭的惨景,也想起了那些在战火中无辜逝去的乡亲们。
此刻,张大牛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哪怕死,也要给父母报仇!
外面的飞机引擎声越来越刺耳,敌机的盘旋圈越来越小了。
显然,鬼子已经基本锁定了他们的位置,马上就要发动攻击。
李铁柱紧张地盯着外头,等待着那决定生死的瞬间。
他明白,接下来的几分钟,将决定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锅里的小米粥还在冒着热气,香味在这个破旧的屋子里飘荡。
然而,这顿来之不易的晚饭没人去管。
所有人目光都盯着头顶上那两架越来越近的敌机。
张大牛贴着墙角,通过一道裂缝紧盯着外面的情况。
他能清晰地看见那两架日军侦察机在逐渐降低高度,机身上的太阳旗在夕阳下刺眼异常。
那个标志就像一把利刃,狠狠刺痛了张大牛的心。
此刻,他想起了三个月前的那个下午。
那时的飞机和旗帜,就这样带来了毁灭,把他的家乡变成了一片废墟。
张大牛的手死死攥着步枪,指关节都因为使劲儿而发白了。
他呼吸急促,眼里仇恨的火焰越烧越旺。
刘二娃注意到了他的异常,低声提醒:“大牛哥,别激动,听班长的指挥。”
张大牛咬着牙,声音里满是怒火:“二娃,你知道吗?就是那种飞机,害死了我爹娘,我做梦都想着报仇!”
刘二娃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更怕他冲动出事,轻声劝说:“大牛哥,我们都懂你难过。”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听班长的话,不能让别人发现。”
李铁柱这时也察觉到了张大牛的情绪变化,他走过来,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语气严肃:“大牛,我知道你恨鬼子,我们都恨。”
“但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要是被发现了,不只是我们八个人要死,还会连累别的战友和老百姓。”
张大牛抬头望着李铁柱,眼里噙满了泪水,哽咽着说:“班长,我爹娘死得那么惨,我怎么能不想报仇呢?”
李铁柱听了他的话,心里也被深深触动。
他何尝不想冲出去跟敌人拼命?但作为班长,他得为大家的性命负责。
他又拍了拍张大牛肩膀,语重心长:“大牛,报仇不是一时冲动,而得靠智慧。”
“只有活着,才能杀更多鬼子,为更多同胞报仇。”
“明白吗?”
张大牛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怒火,点了点头:“班长,我明白。”
就在这时候,外面的情况骤然紧张起来。
老马趴在门口,神色紧张地向李铁柱报告:“班长,糟了!有架敌机开始俯冲了,看样子要扫射!”
李铁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他清楚,日军飞行员一旦发现可疑目标,通常会先来一波试探性的扫射。
如果确认了敌人的存在,增援就会立刻调来,准备展开大规模轰炸。
果然,敌机调整了飞行角度,开始向村庄俯冲下来。
机翼下的机枪开始急速旋转,随时准备开火。
李铁柱立刻命令道:“全部趴下!一个声音都不能发!”
战士们立刻趴在地上,屏住呼吸,不敢有丝毫动作。
虽然伤员行动不便,但也拼尽全力寻找掩护。
张大牛趴在地上,眼睛死死盯着外面正在俯冲的敌机。
飞机越来越近,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天动地。
突然,敌机开始开火了。
“哒哒哒!”
刺耳的机枪声划破了黄昏的安静。
子弹像雨点一样打在村庄残垣断壁上,石头尘土四处飞溅。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们躲藏的房屋墙壁,留下一记弹孔,碎石飞到张大牛脸上。
那瞬间,张大牛感受到子弹擦身而过的危险,心头的怒火彻底燃烧起来。
他想起父母惨死的时候,想起被炸毁的家园,想起倒在地上的乡亲们。
这一刻,张大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他看到敌机正在转弯,准备进行第二次俯冲。
要是敌机继续这样攻击,不只是他们八个人的命没了,那些受伤的战友更是活不了。
脑海里突然浮现父亲生前对他的话:“儿子,咱们中国人不能被鬼子欺负!有机会一定要报仇!”
还有母亲临终时握着他的手,虚弱地说:“大牛,娘不求别的,就指望你为咱们家报仇!”
这些声音在他耳边回荡,让他的怒火一发不可收拾。
老马继续盯着外面,紧张地报告:“班长,敌机在转头,准备第二次俯冲了!”
“这次它飞得更低了,要被发现,我们没一条活路!”
李铁柱的额头冒出冷汗,他心里清楚,这片空旷地带,只要敌机发现他们的具体位置,活着离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他对这把枪视若珍宝,每天都会细心地擦拭保养。
战友们都知道,这小子枪法特别准。
上回打靶,他十发子弹全中,连营长都忍不住夸奖他。
紧跟着张大牛身后的是十七岁的刘二娃,他是队里最年轻的战士。
刘二娃瘦小,看起来还像个孩子,但心地特别好,总是主动帮着照顾伤员。
此刻,他正搀扶着一名负伤的战友,小心翼翼地走进房子里。
刘二娃小心地把小赵安置到墙角,声音压得很低:“小赵哥,你先歇会儿,我去给你拿点水来。”
小赵是在三天前的战斗中被炮弹碎片划伤了大腿,伤得不算重,但走路确实挺困难的。
他有些虚弱地点了点头,感激地说:“二娃,真是辛苦你了。”
除了小赵,队伍里还有两个伤员,一个叫小孙,肩膀被子弹擦伤。
另一个叫小钱,左臂被刺刀划了一道口子。
虽然伤势不重,但在这环境下,哪怕一点伤口也可能要了命。
最后走进来的是老马,三十五岁,老兵一枚,说话不多,眼神却特别锐利。
老马作战经验丰富,一直默默观察周围,是李铁柱最信赖的人。
走到门口,他仔细察看了外面的情况,然后转过身对李铁柱说:“班长,这地方还行,三面都有墙挡着,后面还有条小路能撤, ”
“不过……”
他顿了顿,眉头紧皱,“刚才在村口看到新鲜的车辙,大概是鬼子的巡逻队留下的,估计不到两个小时。”
李铁柱脸色一沉,沉吟了片刻,才开口:“看来咱得更加小心了。”
“小石,你和老马轮流站岗,有动静马上报告。”
王小石点头:“明白,班长。”
警戒安排妥当,李铁柱开始检查伤员情况。
小赵的伤口已有些发炎急需清洗换药,小孙和小钱伤得轻些,也得重新包扎。
刘二娃从外面找来些还算干净的水,跟李铁柱一起给伤员处理伤口。
张大牛则在屋里东翻西找,希望能弄到点有用的东西。
突然,他兴奋地喊:“班长,你瞧我找到了啥!”
众人顺声望去,只见他手里捧着一小袋小米。
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算是极大的幸运了。
李铁柱眼睛一亮,开心地说道:“好小子,这下咱们今晚有粥喝了!”
王小石也笑了起来,说:“太好了,我们都快两天没吃上热乎的饭了。”
刘二娃更是兴奋得蹦了起来,说:“大牛哥真厉害,这都能找到!”
大家夸奖着,张大牛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算啥,等咱们打败鬼子,天天都能吃饱饭!”
说起鬼子,张大牛眼里又闪出一丝仇恨。
他的父母就是在日军扫荡中丧生,那天的惨状至今深深刻在他脑海里。
每当他想到父母的音容笑貌,就恨不得立刻冲到前线去和鬼子拼命。
李铁柱看出了张大牛的变化,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大牛,我知道你心里的仇恨,我们每个人都有。
但仇恨得用对方法,不能盲目冲动。
只有活下来,我们才能杀更多的鬼子,为更多同胞报仇。”
张大牛重重地点头,坚定地说:“班长,我懂,我一定要活着,亲手杀更多的鬼子!”
李铁柱满意地笑了笑,开始安排起煮粥的事。
他对张大牛和刘二娃说:“你们俩负责生火煮粥,火别太大,烟也别太重,免得暴露了。”
张大牛立刻回答:“班长,明白!”
刘二娃也连忙点头:“班长放心,我们一定注意安全。”
两个年轻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先是清洗铁锅,然后四处找能生火的柴草。
这个被战火摧残的村庄里,干柴并不难找,到处都是被炸断的房梁和门板。
没一会儿,张大牛和刘二娃就凑了一小堆柴火,小心翼翼地点燃火苗,生起锅底的火。
他们掌握着火候,一方面要确保粥能煮熟,另一方面又不能让烟火太明显。
随着火苗轻轻跳动,铁锅里的水渐渐变热。
刘二娃把小米倒进去,用一根木棍轻轻搅动着。
不久,锅里便散发出熟悉的小米粥香味。
这香味对已经饿了两天的战士们来说,简直是天堂的味道。
小赵虚弱地说:“好香啊,这味道让我想起了家里妈妈做的小米粥。”
小孙抿了抿唇,也说道:“对啊,我娘做的小米粥就是这个味儿。”
连平时爱沉默的老马也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说:“等咱们打败鬼子,都能回家喝娘做的小米粥了。”
李铁柱看着战友们脸上难得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在这充满硝烟的年月,能和战友们一起分享一碗热腾腾的粥,已是最大的幸福。
这时,王小石从门口走过来,压低声音对李铁柱说:“班长,外面很安静,暂时没什么异常。”
李铁柱点了点头,说:“继续保持警惕,别松懈了。”
正说着,刘二娃兴奋地喊道:“班长,粥快好了!”
大家立刻围了过去,看着锅里翻滚着的小米粥,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在这满是死亡和恐惧的战场上,这样简单的幸福显得格外珍贵。
张大牛用木棍搅着粥,边说边笑:“再煮一会儿,肯定香得很!”
就在这温暖的时刻,远处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
那是飞机引擎的声音。
老马的耳朵灵敏,最先反应过来。
他猛地站起,快步走向门口,仔细听着远方传来的声音。
几秒钟后,老马脸色变得沉重。
他转身急声对李铁柱说:“班长,有飞机来了!听声音,大概两架,正朝这边飞过来!”
李铁柱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放下碗,快步走到老马身边,专注地聆听。
那个低沉的轰鸣声越来越近。
王小石跑过来,紧张地问:“班长,会不会是咱们的飞机?”
李铁柱摇头,声音低沉:“不可能。”
“咱们那几架根本不敢在这片地方出现,鬼子的防空火力得多强你也知道。”
“那肯定是敌机!”
“敌机”
这两个字一下子让所有人都紧绷神经。
张大牛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步枪,眼里闪过一丝愤怒。
刘二娃吓得往角落一缩,脸都白了。
李铁柱眼疾手快,立刻低声吼道:“大家赶紧藏好!火马上灭掉,安静,别出声!”
张大牛听命令,赶紧用土扑灭锅底的火焰。
刘二娃连忙盖上锅盖,生怕香味飘出来引来麻烦。
其他人也纷纷找地方躲藏起来。
飞机的声音越来越近了。
透过破损的屋顶,天上露出两个黑点,朝这边呼啸而来。
李铁柱压低声音,目光严肃地对众人说:“记住,发什么事都不能让人发现。”
“这是一大片平原,一旦暴露,我们跑不掉!”
张大牛紧握着步枪,低声问:“班长,要是鬼子发现我们怎么办?”
李铁柱冷静地看了他一眼,坚定地答道:“那就拼命一搏!”
他又强调:“但在那之前,绝对不能先暴露。”
“明白吗?”
张大牛点了点头,眼里那股怒火更旺了。
他脑海里浮现出三个月前的那场灾难,父母死在飞机轰炸里。
那天,他眼睁睁看着家被炸成瓦砾,父母埋在废墟里。
那种痛苦和仇恨,始终在他心里熊熊燃烧着。
就在这时,敌机又开始了第二次俯冲。
这一次,它的目标更明确,径直朝着他们藏身的房屋冲过来。
刘二娃吓得全身发抖,小声抽泣着说:“班长,我们是不是都得死在这个地方了?”
虽然身上带伤,小赵还是强撑着回道:“二娃,别怕,就算死了,我们也得死得像个男人!”
李铁柱看着身边的战友,心里像刀绞一样难受。
他们都是陪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一刻,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
可眼前的敌机让他们的武器一点用处都没有。
用步枪打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神枪手,还得天时地利人和。
李铁柱陷入绝望时,突然想起了张大牛的枪法。
上次军营打靶,张大牛的成绩震惊了所有人——十发子弹,全部十环,营长都说他是天生的神枪手。
但紧接着,李铁柱又想起上级的命令:在敌后行动,绝不能主动暴露目标,更不能无谓反击。
这是铁的规矩,谁都不能违反。
李铁柱望了一眼张大牛,只见这个年轻人紧紧握着步枪,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敌机的第二次俯冲开始了,这回飞得更低,目标更清晰。
机翼下的机枪也开始嗡嗡转动,随时准备开火。
李铁柱清楚,这很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要是这次敌机发现他们的踪迹,接下来等待的就是无情的血洗。
就在这紧要关头,张大牛突然动了起来。
他猛地从地上蹿起,举起手中的步枪,对准了正在俯冲下来的敌机。
李铁柱看到他的动作,心脏差点停止跳动。
他大声喊道:“大牛!我命令你,别开枪!”
可张大牛根本没理会。
他的眼里只有仇恨,只有对敌人的怒火。
这一刻,他想起了父母惨死的惨状,想起了被毁的家园,想起了那些无辜逝去的乡亲。
张大牛咬紧牙关,手指缓缓扣向了扳机。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替父母报仇!为死去的同胞讨回公道!
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时间仿佛定格在这瞬间。
敌机越来越接近,轰鸣的引擎声震耳欲聋。
机翼下的机枪瞄准了他们,随时可能开火。
李铁柱再次大喊:“大牛!别开枪!这是命令!”
然而,张大牛眼中已经看不见别的,只有那架该死的敌机。
生死一刻,他的手终于扣动了扳机。
“砰!”
枪声在这破败的屋子里炸开,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呆了。
李铁柱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以为张大牛的冲动会害死大家。
刘二娃吓得闭上了眼睛,心想下一秒子弹肯定要飞过来了。
老马也紧握着枪,准备拼死抵抗。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
枪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暂停了,李铁柱目瞪口呆,心跳加速,以为张大牛这一枪把他们的藏身之地彻底暴露了。
刘二娃更是吓得闭紧眼睛,等着敌机机枪的扫射。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
天空里传来一声凄厉的金属撕裂声,紧跟着引擎发出诡异的轰鸣。
老马趴在门口,目光死死地盯着外面,嘴巴都张成了“O”形。
“天哪!大牛……大牛真的打中了!”
老马声音颤抖着喊。
众人朝声音方向看去,只见那架正俯冲的敌机突然失控,机身疯狂摇摆。
透过驾驶舱还能看见鲜血飞溅,显然张大牛的子弹精准击中了飞行员。
敌机翻滚着拖出黑烟,呼啸着朝远处田野撞去。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与火光,整个平原都被震动了。
另一架敌机见状,吓得急忙拉升高度,拼命逃离战场。
屋里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住了。
谁也没料到,张大牛竟然用一把步枪击落了一架飞机!
连张大牛自己也惊呆了。
他举着步枪,眼睛盯着远处那团还在冒烟的飞机残骸,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真的做到了!一颗子弹,击落了敌机!
刘二娃最先反应过来,兴奋得跳了起来:“大牛哥!你太厉害了,打下了鬼子的飞机!”
小赵虽然还带伤,脸上却满是激动的泪水:“大牛,干得漂亮!你给我们报仇了!”
小孙和小钱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着:“神枪手!真是神枪手!”
王小石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这……这简直是个奇迹!”
“用步枪打飞机?我活了这么大,还真没见过!”
就连老马,这辈子见过无数战斗,也被张大牛的勇猛震撼了。
他走过去,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满是钦佩:“小子,你这一枪真漂亮,这是我见过最精彩的一枪!”
张大牛听着战友们的夸奖,心里的激动根本说不出来。
他握紧手里的步枪,眼眶湿润,眼里满是泪水。
“我做到了!我真做到了!”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爹,娘,你们看到了吗?儿子替你们报仇了!我亲手打下了鬼子的飞机!”
说到这儿,张大牛终于再也忍不住,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那不是软弱的眼泪,而是复仇得偿后激动、解脱的泪水。
这三个月来,父母被残忍杀害的画面一直折磨着张大牛的心。
每到黑夜,他都梦回那一天的血腥惨状。
每次看到敌机飞过,他都恨不得冲上去和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如今,他终于做到了!靠着那一枪,他给爹娘报了仇!
李铁柱看着张大牛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作为班长,他理应为张大牛违抗命令感到气愤;但作为中国人,他又为这小子那一枪的神勇感到无比骄傲。
李铁柱走过去,重重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声音哽咽道:“好小子,这枪法真厉害!你这枪,替我们所有人出了口恶气!”
张大牛擦了擦眼泪,激动地回道:“班长,我知道我违抗了命令,可是真的忍不住啊!每次看到鬼子的飞机,我就想起我爹娘!”
李铁柱能理解张大牛的心情,但他清楚现在可不是庆祝的时候。
敌机坠落的声响太大,已经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他环顾四周,脸色变得严肃:“兄弟们,大牛这次立了大功,但咱们得马上撤!敌机坠落的动静那么大,肯定会引来鬼子的搜索部队!”
老马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忙开口说:“班长说得对!鬼子很快就会派人过来搜查,我们得赶在他们到之前赶紧撤!”
班长话音刚落,战士们立刻开始行动。
虽然大家心里还沉浸在刚刚获得胜利的兴奋里,但谁都知道,现在可不能松懈。
刘二娃迅速收拾装备,把锅里的小米粥倒进了水壶。
粥还没完全煮好,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哪顾得上那么多。
张大牛背起步枪,精神头十足,主动走向那些受伤的战友,“小赵哥,来,我背你!今天我是英雄,当然得照顾战友!”
小赵感动地望着他,笑着说:“大牛,你今天真让我们刮目相看!一枪打落鬼子飞机,这事儿谁听了都不信!”
张大牛自豪地说:“等回去,我一定告诉大家,我张大牛用步枪击落了鬼子的飞机!”
他又加了一句,“让那些鬼子知道,中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王小石也背起另一名伤员,兴奋地说道:“大牛,你那一枪太厉害了!鬼子飞行员肯定做梦都想不到,会被一颗步枪弹给要了命!”
老马留在后面守着,他仔细观察外头的情况,然后对李铁柱低声报告:“班长,远处已经有鬼子的车队朝这边开过来了,得赶紧走!”
李铁柱立刻下令:“大家,马上出发!目标北山,那是我们的联络点!”
八个战士迅速离开了这座既带给他们胜利又充满危险的废墟。
张大牛走在队伍里,脚步轻快,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大家边撤离边分着水壶里还算温热的小米粥,虽然粥有点糊了,但在这情况下,能喝上一碗热粥已经让人觉得很幸福了。
张大牛一边喝着粥,一边兴奋地说:“兄弟们,这粥怎么这么香?难不成是因为我们打赢了仗的缘故?”
刘二娃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牛哥,你现在是咱们的英雄了!”
“你居然用一颗子弹击落了鬼子的飞机,简直就像神话一样!”
小孙也连声称赞,“没错,大牛,你这一枪打得真精彩!”
“鬼子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中国人枪法这么厉害!”
战友们的夸奖让张大牛心里乐开了花。
他从小听父亲讲抗日英雄的故事,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英雄。
今天,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老马走在队伍的最后,时不时回头看着后面的情况。
远处还能看到火光,那是敌机坠落后的残骸,眼前的景象让他想起了很多往事。
老马对身边的李铁柱说:“班长,这孩子真不简单。
用步枪打飞机,这三十多年来,我就只见过这一回。”
李铁柱点了点头,“是啊,大牛这孩子天生就适合当兵。”
“不过,今天也确实是运气好,要是没打中,我们可都完了。”
老马想了想,说:“班长,你说上头会怎么想这事儿?毕竟大牛可是顶着违抗命令的帽子呢。”
李铁柱沉默了片刻,才开口:“管他上头怎么说,大牛今天救了我们所有人的命。”
“更别说,他用一颗子弹干掉了一架敌机,这可真的是一场不小的胜利。”
正说着,远处传来了汽车发动的声音,显然日军的搜索队已经赶到了坠机现场。
李铁柱一边催促,一边喊着:“快走!鬼子的增援赶来了,我们得赶在他们扩大搜查前尽快离开这。”
战士们加快脚步,虽然背着伤员,但大家的士气格外高,一步一个坚定的脚印。
今天的胜利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也让他们对未来多了几分信心。
张大牛背着小赵,走着走着兴奋地说:“小赵哥,你说营长听了这事儿会咋反应?”
小赵笑着回答:“估计营长得吓一跳!”
“用步枪打飞机?那不是传说才有的吗?没想到我们居然真见着了!”
张大牛得意地拍拍自己的步枪:“回去我得好好给这枪保养保养,咱这可是一把立了大功的枪,把鬼子的飞机都打下来了!”
旁边刘二娃羡慕地看着大牛:“大牛哥,你可真厉害,我啥时候也能有你那手枪法就好了!”
张大牛拍拍刘二娃的肩膀:“二娃,只要你用心练,肯定也能成神枪手!咱们中国人哪点不如别人?”
夜色渐渐深了,八个战士在星光的引领下继续前行,心里满是希望和干劲。
虽然前路充满不确定,敌人依旧紧追不舍,但他们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今天的胜利告诉大家,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没有什么敌人是中国人不能击败的!
张大牛走在队伍中,步伐稳健,目光坚定。
他清楚,这胜利不过是个开始。
将来的战斗还在后头,他要用手中的枪,狠狠地打击更多的鬼子,为自己的战友和同胞们报仇雪恨!
远方,那坠落敌机燃起的火光还在跳动,那是胜利的火焰,更是希望的火焰。
它将照亮他们前进的路,直到彻底赢得最后的胜利。
三天后,八名战士终于抵达了预定的联络点。
尽管大家都筋疲力尽,但个个精神抖擞,尤其是张大牛,脸上始终带着骄傲的笑容。
向上级汇报这段经历时,整个部队都为之震动。
营长听完,也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说:“小子,你真是给咱中华民族争了光!”
没多久,张大牛的英勇事迹就在根据地传开了。
人们都说,1944年那个秋天的黄昏,在冀中平原的废墟上,一个19岁的中国士兵用一颗子弹击落了日军飞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从那以后,张大牛成了部队里的传奇人物。
但他从未因此自满,反而更加努力训练,希望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把击落敌机的步枪,被张大牛细心照料着,成了他最珍贵的战友。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支枪还立下了不少功劳,见证了更多辉煌的胜利。
那口曾用来煮小米粥的铁锅,也成了战士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每当他们回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黄昏,总会想起锅里飘出的香甜小米粥,想起在绝境中依然存在的那份温暖和希望。
历史铭记了那一声枪响,铭记了那个勇敢的年轻人,更铭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张大牛用他的勇气和精准的枪法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永远不会向侵略者低头!
广盛网-股票投资管理-线上配资开户网-股票网上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